儿童时代,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家门口的大槐树 下,听邻居的大叔大爷讲历史,讲传说,就是四川话所说的 “摆龙门阵”。你别说,有几位大爷所讲的事儿还真是引人入胜,以至于到现在,快二十年时间过去了,他们眉飞色舞的 说相还时常在我的头脑中浮现。
那些老百姓,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老百姓们,他们口中的 事儿,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是他们口口相传的事儿,却 也能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和角落,感动着我们……
阆中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章武元年,三国著名的武将张飞在此为部将范强、张达所杀,死后亦葬于斯。或许是因为历史悠久的缘故吧,从而注定了它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我背着GPS仪器跋涉在阆中的土地上,每到一个村落,碰见三十出头的男女们,十之八九都会说“寻找桂花油田的人来啦!”刚开始我没在意,听的次数多了,我心中就有了 一个疑问,“桂花油田”?怪哉,油田还没找到,他们倒是给命名了。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寄宿在了一对六旬老夫 妇家,晚间,喝着主人倒的烧酒,趁着酒劲,就和老叟谈起了桂花油田的事儿。
听大爷说,50年代,阆中地区出了个人物,叫做彭家义,这人来头可不小,海外留学,归国后开始从事石油勘探工作。50年代开始和苏联专家一起在阆中地区找油,刚好查出四川南部和阆中地区有一个储量甚丰的油田,命名 为桂花油田,这时候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恶化,苏联专家撤走,勘探资料一并给带走了,彭家义就悄悄地藏了一份。这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害,彭家义也不例外。迫于当时局势,彭先生决定暂时躲避,等待日后局势平息了再把自己偷偷留下来的资料上交国家。于是 他把勘探资料藏于膝盖之中,四次越境出逃,均不幸被抓获最终被枪毙。后来周总理知道此事,了解了彭先生的身份后, 知道枪毙错了人,赶紧寻找其尸体,无果。桂花油田由此成为一个永远的谜。
我先后和不少老百姓谈论过桂花油田和彭家义的事儿,他 们的说法大致相似,只是部分细节有所出入。
依我少得可怜的物探知识分析,一份有价值的勘探资料,绝非一两个膝盖所能容纳得下的。为了验证老百姓们的说法,我打开了互联网,原以为当今的互联网技术水平可以让 所有的秘密成为空谈,可是,当我在“百度”上输入了“桂花 油田”,“彭家义”,“阆中”,“传说”等词以及它们的组合以后,所获还是少得可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石油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取得巨大进展。50年代 初,主要在西北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发现并开发了白杨河、 石油沟、鸭儿峡、冷湖、克拉玛依、百口泉等一批油田。50年代后期,在四川地区发现并开发了南充、蓬莱、桂花等油田。”
“遂宁金属矿产匮乏,但有可供开发的石油、天然气、盐卤、 砂金、页岩、砂石等矿藏。勘探开发了桂花油田、蓬莱油田、 金华油田、遂南气田和磨溪气田(储量250亿立方米)。”
以上是我从《中国石油工业》和《遂宁城市介绍》上得到 的一丁点线索,从上一段文字看,四川地区确实有过桂花油 田,可是它已经“发现并开发”了,并不像老百姓说的成为了永远的秘密。而后一段文字则又说明,桂花油田在遂宁,而 非老百姓说的南部和阆中地区。
这样说来,只能有两种结果,第一,老百姓口中的桂花油田纯属乌有;第二,传说中的桂花油田并非那个已经“发现 并开发”的桂花油田,它还在地下等待世人发现。
这个传说,或许将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印证的谜了。
在老百姓心中,藏在彭先生膝盖中的那份“资料”,远比那个足可以使一个地区繁荣富强的“桂花油田”更能刺激他们 的神经,他们口口相传的,是对于我们国家建国之初一位伟大的地质科学家的人格的敬仰。
这样说来,老百姓们是“兴趣之处不在油”了!(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