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 607 年隋炀帝的提出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废止,科举制历经沉浮一千二百多年,终成历史。在历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几百万学子中,最后能够大魁天下问鼎于世的状元不过 500 多人,其中四川籍的仅 15 人。
据《阆中县志》记载: “自唐初开科举至清末废科举,阆中有状元 4 人,进士 115 名(含状元、内武进士 15 名)、举人 402 人(内武举 104 名)。”阆中状元约占四川状元人数的 1/4,进士举人数量也名列前茅,素有“蜀之人物,惟阆为盛,科名之盛,甲于天下”的赞誉。
阆中的四位状元分别是唐代的尹枢、尹极兄弟和北宋的陈尧叟、陈尧咨兄弟。在历史上,兄弟齐中状元本就凤毛麟角,阆中两朝并出两对胞弟状元,实属罕见,时称其为“梧桐双凤”,可谓兰桂齐芳,历代流为佳话。陈尧叟、陈尧咨的兄弟陈尧佐虽未在状元之列,却也才华横溢,于端拱元年进士及第,任地方节度使。
同时,他还是一名水利专家,治水功绩卓越。在阆中,陈尧叟、陈尧咨、陈尧佐三人因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又同出一家,所以并称为“三陈”。因为“三陈”兄弟比尹氏兄弟的经历更加具有传奇性,所以流传至今的“三陈”状元传说远多于尹氏兄弟。
状元及状元传说属于阆中科举文化中的核心文化,而座落在古城学道街,被誉为“中国科举文化的活化石”的清代贡院(俗称考棚)又对文化传承起到了如虎添翼、锦上添花的作用。在阆中古城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清代贡院为中心,由府县文庙、学道街、状元街、三陈街组成的科举文化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