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镇风采 阆中市北门乡铧厂河的传奇故事

阆中市北门乡铧厂河的传奇故事

王波 杨膳宁/文 任冠金/图
  阆中市北门乡铧厂河村,因祠堂戏楼合一的奇观而闻名。该村位于阆中市北门乡东北部,地形地貌独特,历史遗存众多,享有四川省传统村落的殊荣,是阆中市弥足珍贵的文化宝藏。如今,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铧厂河村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遗存众多 曾为商贸集散中心
  4月11日清晨,笔者驱车来到距离阆中城区15公里的铧厂河村,探访现存的铧厂遗址。这里悠久的人文遗产与宜人的自然风光交汇并存,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铧厂河村党支部书记宋高锋介绍,铧厂河村三面环山,坐落在风光旖旎的铧厂河畔。该村因生产农耕社会最重要的农具———铧而得名。
  铧厂河村历史遗存众多,现存的除铧厂遗址外,还有老场镇、造纸厂、榨油坊、古栈道、发电厂、火炮厂遗址等。“从众多遗存中,可以窥见这里曾是人口集聚地。”宋高锋说,铧厂河村是阆中至剑阁古蜀道的必经之处。据考证,作为古蜀道的一个重要节点,曾经的铧厂河村商铺林立,商品繁多,市场活跃,曾是周边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商业中心。
  人口的集聚、商业的繁荣,让曾经的铧厂河村吸引了不少外地人迁徙定居于此。宋朝坐便是其中一员。清初,宋朝坐率族人从湖北出发,一路辗转来到阆中,最后落脚北门乡。最初,宋朝坐一家十分贫穷。一天,他的二房夫人到铧厂河边淘猪草时,无意中发现了不知何人藏下的一坛金银,宋朝坐因此发了财,选址修建了宋氏祠堂,以期家族兴旺。后来,宋氏家族继续兴旺,成为当地望族。后人感念宋朝坐的辛劳,便修建起戏楼,供族人看戏消遣。
  古戏楼与宋氏祠堂坐西朝东,傍古岩面河而建。古戏楼位于建筑群正中央,是一座二层结构的木楼,楼底正门系墙砖所砌,上面的浮雕图案为禽兽一类,均为窑烧制品。正大门为厅式朝门,大门起拱。木楼正前边分立4根木柱。戏楼的二层为戏台,屋脊上塑有龙,在翘檐的烘托下,远远望去,古香古色。据宋高锋介绍,祠堂与戏楼浑然一体的情况,在四川并不多见。
  戏楼建成后,成为当地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时至今日,戏楼还是当地人的文化活动舞台。除了宋氏祠堂和古戏楼外,宋氏家族当年还修建了石窟、寺庙等。宋朝坐过世后,后人在石窟中竖起雕像。如今,石窟塑像早已风化,但时间镂刻下的道道痕迹,成为那个时代最有力的见证。

以旅兴村 留住最美乡愁
  春日的正午,阳光暖暖。午饭时分,宋金华家开办的农家乐里,饭菜准时端上了桌。大个的包子、美味的鸡汤……常见的菜肴,胜在实惠,博得游客交口称赞。
  宋金华曾是铧厂河村的贫困户,2017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夫妻俩在村里率先开办起农家乐,如今不仅脱了贫,年收入还超过10万元。
  “铧厂河村有诸多历史遗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富民兴村的必然选择。”2014年,在外办企业的宋高峰回到村里,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搞旅游,首先要打破交通瓶颈的制约。在村“两委”带领下,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募集社会资金,几年时间,铧厂河村修通了约6公里通组路。解决了出行难,村“两委”又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操起了心。
  依托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传统村落的政策支持,2016年,宋氏祠堂修缮工程开始实施,通过维修、校正、制漏等环节,昔日掩藏深山的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宋氏祠堂体现的是传统孝道文化,为此,我们每年端午节和春节期间都会配套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宋高峰介绍,这些文化活动以民俗表演为主,既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又增强了文化凝聚力,引得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尝到了发展旅游的甜头,铧厂河村又购进一批水上自行车,搞起水上休闲观光游。
  如今,依托日渐红火的乡村旅游业,对村里的发展,宋高峰有了更多盘算。“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宋高峰介绍,在市、乡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村里聘请省规划院的专家,对宋氏祠堂修缮规划再完善,计划恢复旱船、桅杆等损毁建筑结构,力争用5年时间,将宋氏祠堂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孝道文化景观。此外,村里保存完好的50余套明清古院落也将是下一步开发的重点。据悉,铧厂河村计划对破损的古院落进行维修,“要让前来观光旅游的人找到记忆中的乡愁。”
  未来值得期待。不久后,一个以宋氏祠堂为核心,古院落和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传统村落文化旅游区即将呈现在游客面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阆中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lz520.net/archives/532

ad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17-66867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dmin@lz520.net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