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凤舞,山矗水萦;风和日暖,霞飞云腾。七关似铁,合围成阵;五峰若锦,列峙如屏。五百里嘉陵,第一江山;三千年蜀北,不二名城。”
以上这段气势磅礴的文字是《中天楼赋》开篇,如今被镌刻在中天楼三楼大厅的木质长卷上。作为“阆苑十二楼”之一的中天楼,每天都会有天南地北的游客慕名而来,登楼远眺,拜读此赋。
(杨老创作并手书的中天楼赋)
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首《中天楼赋》的创作者是川北著名学者、诗人杨林由。杨老先生并非土生土长的阆中人,自上世纪1954年离开故乡广安到阆中后,他便将所有的精力和情感都奉献给了阆苑这片热土。如今已经103岁高龄的他,正在阆中安享晚年。
杨林由,四川广安人,1916年生,早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解放后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1954年至1982年间,担任阆中中学校长。他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树立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1980年阆中中学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退休的杨林由老先生)
1984年,杨老退休后,时值新一轮《阆中县志》修编工作启动。由于他本人对阆中历史文化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因此被聘为《阆中县志》特约总篆。接到任务后,他和同事们几乎跑遍了阆中的山山水水,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六次易稿,这本140多万字的《阆中县志》于1993年正式出版。该书先后荣获省政府评发的三等奖,南充市政府评发的荣誉奖。
杨老作为撰稿人之一的《阆中地理志》一书,还曾获省政府评发的一等奖。
1985年,在阆中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关键节点,杨林由先生不仅积极撰写文章介绍阆中名胜古迹和名人轶事,还熬夜加班,负责编审汇总,编成《古城阆中》一书,由县政协文史委出版,作为申报材料附件上报,为阆中最终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重要支撑。
(杨林由的部分著作)
杨老学识渊博,功力深厚,著述颇丰。但其中最有分量的,莫过于《阆中名胜古迹考释》这本著作。这本只有130多页的小册子,却在当代阆中文史界具有相当的分量,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在写作《阆中名胜古迹考释》时,杨老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参考资料匮乏,并且谬误甚多。许多时候,仅仅是为了校对一个人名,就需要花费几天时间。杨老因此成为了图书馆的常客。有时为了节约时间,他索性带上锅盔和开水,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
(杨老在进行书法创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查阅资料,杨老还亲自到各大名胜古迹所在地探访考证。阆中城北沙溪,有一处历史悠久的道教古迹,名为石室观(俗称风谷洞),岩厦内侧的石壁上分布着许多龛摩崖造像和摩崖碑记,可由于年代久远,许多都已经风化,难以辨认。当时交通不发达,他先后三次徒步前往石室观,抄存摩崖文字,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物资料。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遵照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杨超的指示,原省政府参事李文密与杨林由先生共同开创了对落下闳与阆中民间天文研究中心的探索研究。收集资料编成小册子《落下闳》及其他资料,让更多人了解并认识了这位诞生在阆中的伟大天文学家。
(杨林由的书法作品)
杨老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诗人和书法家。曾先后担任四川省诗词学会顾问,南充果州诗社顾问,阆中诗词学会会长,阆中诗书画院院长等职务。其编撰的《阆中历代诗词选》,选集自唐迄今呤咏阆中的旧体诗词821首,并作准确注解,又融入校释笺评,填补了阆中没有历史诗词篆辑的空白。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老和家人在锦屏山的合影)
在杨林由身上,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而永远不老的则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他的学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几十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时,杨老刚刚退休不久,他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等我到了70岁,就不会这么忙碌了。到时候我会用半天时间工作,半天时间下棋”,他这个愿望直到今天都没有实现。如今已经百岁高龄的他,仍然笔耕不辍,每天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会坚持看书,撰写诗文。
(晚年的杨林由仍然酷爱读书,照片拍摄于2015年)
2016年,杨林由一家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几个儿子全部考上大学,老三还是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海量的阅读,让他养成了心胸豁达,刚正不阿,治学严谨的品格,这无疑也是百岁老人最大的长寿“秘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阆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重要支撑。
历经两个世纪的杨林由先生作为阆中发展的亲历者,阆中本土历史文化研究的开拓者,他的贡献将会被永远铭记。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杨林由先生相关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