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文化 曾经无比辉煌的阆中绸厂,为何最终走向了破产?

曾经无比辉煌的阆中绸厂,为何最终走向了破产?

在古城的核心区,有一座绸厂遗迹,它见证着阆中的工业化进程,也凝结着阆中的三线建设记忆。

1964年,为响应“靠山进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纺织工业部决定,投资1300万元、将原来上海市丽新织造厂的全部机器设备和人员,上海丝织六厂、上海丝绸炼染厂等单位的部分技术力量,组织内迁到四川阆中,定名为四川省阆中绸厂。2000多名上海人也一同举家迁徙,来到当时还很蔽塞的阆中安家落户,造就了风光无限的“小上海”。

1966年,历经千辛万苦建成的阆中绸厂建成,工厂占地面积85800平方米,共分8个生产车间,具备年产卡普隆伞绸和民用绸240万米、绳带1900万米的能力。

随着市场供求的不断增加,1979年阆中绸厂又扩建了一个织绸车间,并发挥军工生产的技术优势,从单纯生产型改向生产经营型发展,逐步建成了一个既生产军工纺织品,又生产民贸产品的丝绸企业,生产品牌近500个。

1986年,阆中绸厂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工厂的职工达2160名,生产设备700余台,形成了年生产绸子450万米、带子3600万米、绳子1800万米和缝线50吨的生产能力。短短8年间,共实现利润3332万元,上缴税金1557.5万元。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环境的变迁,阆中绸厂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费用开支大、资金周转慢等不利因素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1986年,四川将阆中绸厂列入了“七五”调整规划第一批迁建项目,并于1986年12月至1988年底、在成都市郊建成新厂、取名海蓉绸厂。

1989年4月,企业所有的军工设备及原上海内迁人员全部搬迁至新厂。只留下部分生产线维持阆中绸厂的经营。

当时,又恰逢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大上丝细项目的热潮、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高价抢原料,低价抛产品。

而阆中绸厂却面临着企业税费沉重、低产出的效益、1300多名下岗工人的负担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导致亏损的黑洞越来越大。

最终在2001年9月、阆中绸厂宣布破产。随后在2003年被浙江商人收购,变成了一家私营企业,后来又几经变迁。如今已经逐渐淡出了市民的视野,成为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阆中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lz520.net/archives/4068

ad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17-66867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dmin@lz520.net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