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阆中1月26日电(张世祥)1月25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举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四川站)走进四川阆中。
阆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5·12”汶川地震重灾县。
图为阆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落下闳塑像 新华网 张世祥 摄
阆中古城景区总面积达3.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阆中古城核心保护区、嘉陵江阆中古城段水域、南津关古镇和锦屏山。景区山、水、城相依相融,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一处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如今的阆中古城景区,有着“世界千年古县”“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多项殊荣,2013年,还成功入围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在这里,随处可见古城建筑,院院相连,户户相依,或坐北朝南纳光避寒,或靠山面水,和谐自然。
都知道西方有“圣诞老人”,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春节老人”。阆中古城就是中国春节文化发源地,“春节老人”也自然来自这里。
阆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玭向记者介绍,西汉天文学家、阆中人落下闳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确立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由此孕育了绵延千年的华夏春节文明,自此中华民族有了过春节的习俗,春节也才成了我们最古老的文化胎记、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因此,落下闳被誉为“春节老人”,阆中被称为春节发源地。
史料记载,落下闳从小就喜欢观察天象,爱好天文,加上他能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因而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历算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记者走访看到,阆中至今仍保存着亮花鞋、舞草龙、游百病等众多春节民俗活动,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上具有标本意义。
王玭介绍道,阆中古城是文化之城。阆中曾为古巴国国都,自秦惠文王置阆中县起,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三国名将张飞在此镇守7年,明末清初作四川省会20年。古城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唐宋格局、明清风貌,被专家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实物宝库”,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中国四大古城”。古城景区拥有汉桓侯祠、四川贡院、巴巴寺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光楼、秦家大院等1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皮影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古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谐共生,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的鲜明特点。
据统计,2017年,阆中市共接待游客1044.86万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93亿元,同比增长28.76%,创历史新高。
此外,在阆中,还有一个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它位于阆中古城隔江相望的“嘉陵第一江山”后山,占地375亩,总投资1.7亿元。园外设有年街,园内以春节文化为轴,分布汉阙大门、春节文化广场、落下闳纪念广场、十二生肖大道、春节文化馆,春芳、夏荷、秋枫、冬竹等四处园林景观分布其间。高4.5米、直径3米、重15吨的春节福钟被誉为“中国第一钟”。
图为阆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中正在表演节目的村民 新华网 张世祥 摄
记者发现,阆中旅游产品丰富多样。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阆中荣获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千年古县等多项桂冠;创建了阆中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宫院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龙村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盘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阆中古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金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嘉陵江山旅游度假区、锦屏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旅游品牌;打造了滕王阁、文庙、中天楼、道台衙门、风水博览城、春节文化主题公园、熊猫乐园、南津关古镇等旅游景区和娱乐体验园;推出了古城文化观光休闲、金沙湖水上娱乐、淳风祠—天宫院风水体验、白塔山—锦屏山观风水意象、滕王阁健身运动、南津关“阆苑仙境”大型实景演出主题旅游产品以及王皮影、端午龙舟赛、正月十六游百病、秀才赶考、张飞巡城、道台审案等民俗文化活动。
阆中市文旅广局党委委员王君表示,围绕奋斗目标和发展格局,阆中正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招引业主投资建设阆中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木艺博物馆、阆中水城、阆中赛城、阆中旅游轨道交通、阆中全域旅游综合提升等大型旅游项目,总计投资近300亿元。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建成江天、江东、江西三大农业园区,成功打造五龙村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和杨家河竹筏漂流、洪山鑫溢农庄、木兰湖等乡村旅游点,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增收,推动了扶贫攻坚工作进程。
展望未来,王君告诉记者,下一步,阆中将进一步加大项目推动力度,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促进阆中旅游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拓展客源市场,提升阆中旅游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服务设施完善和行业管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努力建设“世界古城旅